南五里桥村是云南省大理市阳和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也是一个回、汉、白等多民族杂居的村落。曾经的南五里桥村干群关系疏远,村民收入没着落,卫生环境脏乱差,社会治安也欠佳。面对这些问题,村里的干部束手无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阳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武超深有感触地说:“当时,村里那么多问题,根子还是在干部身上。群众遇上急事、难事,想找干部却找不见,即使找到了,办起事情也不顺心。干部失去了威信,村里人没了主心骨,能发展好才怪!”
2012年,马武超和支部成员一致决定在村里实行党员轮流值班制,让干部服务群众再进一步。“其实,那会儿的想法比较简单,就是先要让村里办事的群众能找见干部。哪怕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也要有人能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找出路。”渐渐地,南五里桥村多年疏远的干群关系又拉近了。干部在群众心里有了地位,说话、办事自然就有了分量。村容村貌提升、环境卫生整治、旅游产业发展……一件又一件大事在村里落地、起步、发展,直到成功。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南五里桥村已经是大理市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幸福村、民族团结村,而且还名扬全国,成了“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现在,南五里桥村建起了宽敞的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调解室,服务群众的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实行多年的党员轮流值班制也实现了升级——网格化体系。
据了解,南五里桥村根据街巷划分为7个大网格,设置网格长8人、网格员44人,服务全村一户不落。王波是南五里桥村第六网格的网格长,每隔半月,他都会和网格内的4名网格员一起入户走访,与村民聊家常,听大家说困难、提建议,能解决的现场解决,解决不了就向上一级网格长反馈。
马武超说:“网格化体系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第一时间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把苗头解决在网格中,让矛盾不出村。”(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