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1日电 (戚亚平 齐琳洁 朱秀琴)退休后,马献民没有安享晚年生活,而是选择与治理风沙、保护环境紧紧连在一起,坚守在没有水电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植树护林。19年间,他和家人累计植树30余万株,面积达2100余亩。
马献民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红旗农场退休职工,虽然如今已70多岁,但身板硬朗,精神饱满。
近日一大早,马献民匆匆吃完早饭,穿上棉衣,带着铁锹,像往常一样来到沙漠边缘的红旗农场三连附近。这里有一条宽约4米、每年都在顽强向沙漠延伸的林带。
19年间,马献民和家人累计植树30余万株,面积达2100余亩。 朱秀琴 摄
林带是马献民坚持19年种成的,任凭四季变换,林带中的一棵棵梭梭始终“坚守”在沙漠边缘,阻挡着风沙的蔓延。
“只要两三天不去看一看,心里就好像缺了些什么,心里的这些感情没法用言语来表达。”马献民说,植树再苦再难,也要干下去,只要坚持下去,找对路子,总能造好林。
多年来,马献民老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兵团”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2020年6月,马献民被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授予“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2020年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称号;2020年11月荣获“2018-2019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看着树苗慢慢长大,就好像看着儿孙们长大一样。”望着眼前的林带,马献民表示。
为了将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接力棒”传下去,马献民每年都会招呼家人一起,在沙漠边缘植树造林。
马献民介绍,从2008年开始,他在梭梭林里种植肉苁蓉,把沙漠治理与沙产业增收结合起来,探索产业化治沙良性循环模式。
“作为护林员,我觉得从事这份工作很骄傲、很自豪,我将继续植树造林防风固沙,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马献民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