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大一号”苹果新品种上色快、显色度好、香味浓,收益可观。王延斌摄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孙 艳
山东烟台果农李伟杰刚刚经历过一场忙碌。从10月中旬开始,他种植的苹果进入采摘期;到了11月中下旬,500亩果园中的苹果已采摘完毕。11月2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我们种的苹果品种是烟台大学农学院姜中武团队自主选育的‘烟大一号’,上色快、显色度好、香味浓,收益可观。”
李伟杰提到的“烟大一号”并不普通。近三年来,以个大鲜红、酸甜可口为卖点的“烟大一号”系列苹果品种,已在国内推广应用了160万亩,为农民增收达30亿元。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
偶然育成苹果优秀品种
“‘烟大一号’新品种树势强健,果个大,平均单果重318.6克,果实全面着鲜红色,可溶性固形物15.1%,酸甜适口,品质上乘。盛果期平均单株产量90.8千克,亩产5084.8千克。”
这一结论是烟台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给出的意见。不过,在姜中武看来,“烟大一号”的神奇之处在于,果子成熟初期颜色呈条纹状,7—15天后,果子便“神奇”地变成了全红的果子。姜中武说,果农可以利用“烟大一号”变色的突出优势以及市场需求决定采摘时间,确保农民收益。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烟大一号”好看,好吃,但其育成却带有些许偶然性。
通常人们见到的苹果为二倍体品种或四倍体品种,而同时存在二倍体、四倍体的混倍体在富士苹果品种中是前所未有的。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姜中武团队发现这个苹果是一个罕见的混倍体品种。
仿佛“被牛顿的苹果砸中了脑袋”,姜中武发现了一片“新天地”。
“‘烟大一号’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其混倍体的特点进行育种杂交,一方面可作为生产品种进行推广,另一方面可以作为选育其他新品种的优良育种材料。”姜中武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与其他品种进行杂交的过程中,既可以保留“烟大一号”的优点,又便于融入其他品种的优良性状,能育成三倍体品种,其前景非常乐观。
当前,姜中武正在推动的工作便是让“烟大一号”指哪儿打哪儿——既保留富士品种的全部优点,又可以通过杂交实现其他形状变化。
为了一棵好苗潜心研究三十多年
烟台是中国最早栽培苹果的地方。早在1871年,中国第一棵苹果树植入烟台广兴果园,150年来,烟台苹果历经几代品种更迭,连续12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年出口量甚至占全国的半壁江山。
这一切,让姜中武对烟台苹果的研发保持着敬畏。
年轻时,他揣着一张烟台地图,骑着自行车走遍了烟台大大小小的果树种植基地。和果农们坐在田间地头话家常、唠收成。“种植苹果是一个收益较高、风险较低的产业!”循着这一发现,姜中武将苹果作为主攻方向。
1988年,姜中武前往新西兰留学,归国后致力于苹果苗木脱毒。在此过程中,他发现要想实现产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要有好的品种,“好种多打粮,我们发现好品种对果业收益的贡献率超过60%。”
什么样的果苗属于好苗子?对果农来说,果好吃、产量高、耐储运、还抗病的果苗就是好苗子,但培育一棵好苗子,又何其难?姜中武没想到的是,为了一棵好苗子,他投入了30多年青春。2014年8月,姜中武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种业计划专家,且是入选者中唯一的苹果种业专家。
研发成功仅仅是个开始
研发成功,对“烟大一号”来说,是故事的开始。
烟台大学服务地方办公室主任毕朝辉向记者表示:“建校之初,烟台大学设置的11个系均与烟台的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紧密结合。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烟台大学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初心,明确了‘立足烟台、融入烟台、服务烟台’的发展理念。‘烟大一号’标志着烟台大学拥有了自主选育的苹果新品种,也是学校在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等方面做出的新尝试、新突破。”
瞄准品种推广,2020年初,烟台市农科院与烟台大学等单位联合申报共建的“山东省苹果·果业产业技术创新创业共同体”获批;半年之后,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探索构建了“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该研究院与烟台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投入1000万元共建苹果产业研究平台……
种种努力之下,“烟大一号”系列苹果品种利用五六年时间里,在陕西、甘肃、新疆及山东烟威地区累计推广应用160万亩,对40万亩老龄果园进行了更新升级。
烟台大学社科(科技)处处长陈义保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烟大一号”是学校近年来重点培育的标志性科研成果之一,也是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成功尝试。
面对未来,姜中武希望烟台大学与烟台市农科院继续深度融合,使老师们人人可以做到讲台上能讲,果园里会干,办公桌前会写,以产教融合发展助力烟台打造千亿级苹果产业,让烟台大学的科研成果继续在果树枝头结果、丰硕、繁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