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一大早,67岁的陈朝凤老人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复诊。出发前,她很担心自己不能熟练操作手机,好多环节搞不定。没想到,刚到医院门口,就有专人上前协助她调取健康码。
针对像陈朝凤一样不擅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医院有人代写纸质版流行病学调查表,帮助获取通行码。不仅如此,医院还设立了老人专用通道,帮助老人快速就诊。陈朝凤笑眯眯地说:“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就不难了。”
和服务老年群体一样,今年以来,为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四川采取了一系列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了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日前,四川民生实事“半年报”出炉,四川省委、省政府重点统筹推进的30件民生实事进展顺利。截至6月底,涉及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多个领域的30件民生实事,已有15件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其余15件达到或超过目标任务进度。
下沉“微社区” 为群众办事更贴心
成都市春熙路商业街,日均人流量30万人次以上,节假日人流量达近百万人次,免不了会发生扒窃、买卖纠纷、用工纠纷等问题。为防范未知风险,春熙路派出所通过警力前置、民力整合,实现群防群治,进一步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春熙路派出所民警走进商户、社区,开展法律常识宣讲、禁毒知识科普等“微宣传”。受访者供图
“民警跑得再快,不如信息跑得快;警力再多,也没有群众多。”春熙路派出所民警唐璐坦言,基层工作琐碎而繁复,“群众和你不熟,别说服务了,都不信任你。”
辖区不熟,唐璐就骑着车大街小巷跑;情况不明,她就厚着脸皮多问群众。也不知什么时候,这个“唐警官”,被辖区的大妈大爷改叫成了“璐妹儿”。
“对于群众的求助,大到报警、招工入学,小到婆媳不和、邻里纠纷,我都尽力去办。”唐璐每天的工作,就是进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事、帮百家忙。
熟悉起来后,唐璐把社区工作人员、商圈老板、大爷大妈等都加为了微信好友,并建了“治安积极分子微信群”。她说:“春熙路上发生的大小事,都能第一时间从群里得到消息。”
“治安积极分子微信群”既是唐璐工作的信息源头,也是基层治理的“微载体”。唐璐从中总结提炼了微党建、微管理、微服务、微防范、微宣传“五微工作法”。
“唐璐警务工作室”与社区两委合署办公。人民网 朱虹摄
在“五微工作法”基础上,春熙路派出所在全国商业街首创了“唐璐警务工作室”,与社区两委合署办公。唐璐担任社区副书记,社区警务队可以组织发动各种社会力量和志愿者参与平安建设,共同维护商圈治安,做好群众工作。
年初的一天,83岁的秦婆婆一早就赶到春熙路总府路社区求助。“咋个办,学校说孙儿开到居住证才能参加高考。”秦婆婆急坏了,一个劲儿问,“怎么办,耽误了高考可不行。她爸妈都不在身边,我又不懂。”
听闻情况,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联系了唐璐,找她一起帮秦婆婆想办法。原来,秦婆婆的孙女在成都市郫都区读书,由于在香港出生,所以没有本市户口,眼看6月就要参加高考,需要抓紧办理有效居住证明。
考虑到秦婆婆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唐璐帮她咨询了相关部门关于境外人员居留证明的办理流程,并耐心讲给她听。流程长,怕秦婆婆记不住,她就写在纸上。最终,在唐璐和社区网格员的共同帮助下,秦婆婆的孙女按时拿到了居住证明,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
“派出所警力向社区下沉,为的是更好服务群众。”春熙路总府路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肖劲松说,“民警下沉到社区办公,让我们开展工作更有底气;协助民警调节社区纠纷,我们是民警的好帮手。”
今年以来,春熙路派出所民警走进商户、社区,已为群众办理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138件。
实现“微心愿” 把群众的“不满意”变“满意”
在达州,有一张“负面清单”,清单上列的是“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
这张“负面清单”,源自两年前达州市启动的“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整治活动。两年来,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达州各地各部门紧盯群众最不满意的“负面清单”,把解决突出问题当作第一要务,把群众满意当作根本标准,针对性破解难题。
照单办实事!今年,达州市麻柳镇沿江社区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讲起来,老人家都笑得合不拢嘴。
达州市麻柳镇沿江社区改造前(下图)后(上图)对比。受访者供图
“以前啊,白天不想出门,晚上不敢出门。”讲起过去,沿江社区的居民直摇头,以前太不方便了,用水缸接水,还要下楼提水,“自打新街道修好后,街上有了路灯,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日子舒坦多了。”
走进沿江社区,看见老人们聚在一起打麻将、纸牌,中年人忙着做生意,小孩子结伴玩耍。几位正在做编织的妇女,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她们说,路好了、灯亮了、水足了,更方便做编织工作了。据了解,藤编是本地传统手工业,当地正准备打造一条“藤编产业链”,集材料、培训、创意、编织、销售等环节于一体,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据沿江社区书记陈俱伽介绍,针对居民的“不满意”,现在社区已经完成了水、电、路的“三合一”改造工程,拓宽了2.5公里左右的道路,沿街安装了125盏路灯。
让“不满意”变得“满意”,结果可以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但过程却并非那么简单。“解决群众‘不满意’,面对的是各方利益诉求,得付出实打实的努力。”陈俱伽说,修路时,只修主干道,巷子里的群众不满意,就有人拦在机械前不让施工。干部于是调整思路,追加小巷的工程量。这样一来,施工方又不乐意。面对各方诉求,干部们必须整合好资源、多方协商,“为的是能解决更多群众的问题,把他们的‘不满意’变成‘满意’。”
不过,居民们觉得还不够满意。“镇上要再有一个广场就更好了。”沿江社区的一位老人说。而这,成了镇上和社区干部们的下一个工作目标。陈俱伽计划好了,新广场要有几个功能:能跳坝坝舞,能打球,有健身器材,还能停车。
陈俱伽说:“群众的‘不满意’,就是我们的动力和责任,为群众服务没有止歇。”
办理“微留言” 宽了“生计路”,有了“致富路”
每年的七八月,川西平原进入主汛期,持续强降雨会导致山林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因此,往年一到此时,雅安芦山县宝盛乡中坝村东一场组村民杨定洪便会陷入焦虑之中。
每年主汛期,持续强降雨总会带来地质灾害,导致前往飞水山的路被阻断。雅安芦山县宝盛乡乡政府供图
“我们村的自留地都在附近的飞水山上。一下大雨,上山的必经之路就寸步难行,这种情况往往持续一两个月,对生产影响极大。”杨定洪说,“以前有人冒险攀爬上山,差点跌进沟里。”
飞水山上,有近两万亩生态竹木、8000余亩人工竹木以及百余亩中药材,那是当地群众的“命根子”,村民全靠它脱贫致富。因此,修好上山路,成了中坝村村民心中的头等大事。
雅安芦山县宝盛乡中坝村村民杨定洪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的留言。网页截图
今年3月15日,杨定洪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请求有关部门帮助尽快修建拓宽飞水山这条村民生产生活必经之路。
接到留言后,雅安市信访局、宝盛乡人民政府高度关注,马上展开修路事项研究审定,立即着手解决问题。3月22日,有关部门向杨定洪反馈了项目处理进展。
谈起此事,杨定洪接连感叹,“多亏了‘领导留言板’,我们的诉求反映上去,政府部门就有了行动,解决得又快又好!”
飞水山上下山关键道路正在进行改造扩建。人民网 郭莹摄
“实际上,年初我们就将这条路的修建纳入了宝盛乡‘为民办实事清单’。接到群众留言后,更是加快了项目实施步伐。”宝盛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骆宇锋说,目前道路路基修建已完成,等天气转好就可以进行路面硬化。该项目预计在8月底前投入使用。
“道路修建完毕后,我们将对路政进行常态化管护,加快完成河道疏浚工作,实现排险保通。”骆宇锋表示,“这条路,不仅是‘生计路’,未来还将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致富路’。”
骆宇锋说,人是讲感情的,路通了,百姓的心思顺了,基层干部办事就方便了。
现在的杨定洪,一改往年此时的紧张心态,他盼望着,“听说8月中旬这条路就能修好。再遇上暴雨,也不用担心上不了山了!”
今年上半年,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共收到网民留言36.7万件。他们和杨定洪一样,都盼望自己微小的留言能够被关注和解决。
认真对待每一条留言,全力办理每一件群众事。四川各地各部门为民办实事,体现在真切回应群众的每一个诉求上。人民网“领导留言板”2021上半年成绩单显示,今年上半年,四川办理留言3.3万条,留言量排全国各省第二位,留言回复率近100%。在留言办理群众满意度方面,四川亦走在了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