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里通惠河到了通县呐,与那千年的古河紧相连……”12 月 20 日晚,在铁片大鼓艺术家姚雪芬悠扬的歌声中,话剧《运河1935》在首都剧场成功首演。该剧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出品,汇集京津冀三地众多业界资深艺术家,将大运河北端的美好图景与时代故事呈现在舞台之上,彰显了运河儿女最真实的人性光辉,深深感染着台下观众。
话剧《运河1935》剧照
这部历时近三年创作而成的用心之作,人物设计取材于“大运河之子”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的小说《渔火》和《蒲柳人家》。讲述了1935年,地下党员周勤肩负查清新型毒品“金丹一号”的任务,回到当时处于“三不管”地带的家乡通州。大汉奸、专员殷汝耕正策划“冀东独立”,周勤说服爱国将领姚六合打入敌人内部,同时联络船家女望日莲等,查清毒品来源。没想到其弟周瑞急于赚钱,竟然卷入日本人策划的这场阴谋中。在面临中华民族危难、华北危急的特殊时刻,运河儿女们凭着朴素的爱国情怀选择抗日,最终烧毁了日本人的毒品。
话剧《运河1935》剧照
“一部运河史,即是半部中华文明史。”京杭大运河流淌千年,将大地南北融会贯通,在北京文化乃至华夏文明的历史篇章中,一直是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一笔。为了讲好运河故事,传递运河精神,出品及制作方北演公司汇聚了国家一级导演王延松、国家一级编剧王培公及陈建忠、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高树康及梁松、国家一级化妆设计师任小秋、灯光视觉艺术家王琦等众多京津冀三地资深创作者,为《运河1935》保驾护航。艺术家们发挥各自所长,从戏剧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入手,合力将运河生动鲜活的风土人情与动人心弦的时代故事一一呈现。为还原运河风貌,创作者们选取了代表运河传统特色的渔船、拱桥、芦苇荡等元素组成舞台图景。同时,利用灯光与特殊地板材质的配合,加之“独家秘制”的流水声,在舞台上营造出一条盈盈流淌的大运河。
话剧《运河1935》剧照
一船、一桥、一长篙,是运河的重要意象,舞台之上,一艘小船穿梭于芦苇荡间,一座小桥坐落于日月光下。在潺潺水声中,观众被引领至运河河畔,置身于一段惊心动魄又慷慨激昂的运河往事。在充满艺术感的舞台图景下,大运河作为连接南北的动脉,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不屈脊梁,蕴藏着百折不挠、勇于抗争的运河文化,而被运河水滋养的两岸儿女,在血液中世代流淌着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该剧的顾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宋官林观看演出后表示:“我认为作品中最重要的形象,就出现在结尾处主人公手执长篙撑船离开时,让我不禁想,就这样撑吧,撑吧,撑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
话剧《运河1935》剧照
据悉,话剧《运河1935》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 2019 年度资助项目,在首都剧场完成首演后,将于明年沿着大运河一路南下,开启一次意义非凡的全国巡演。(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