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水仙(国画) 85×48厘米 1894年 齐白石北京画院藏
陈聪景
当今,很多具有全球视野与人类情怀的艺术家敏锐地把握时代精神的脉搏,提高作品的文化品格和表现力度,以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从不同角度描绘人类和平和繁荣、环境和安全、民族和信仰等问题,通过美的方式与观众产生心灵的共鸣。
传统花鸟画是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之一,最早可以上溯于新石器时代,秦汉时期青铜器物为花鸟画的装饰语言提供了空间。魏晋时期由于山水画、人物画等移步法的构图需要,花鸟图式作为辅助形象用于装饰画面。到了唐代、五代时期,花鸟画才真正独立,同时也铸就了后来两宋时期花鸟画锦绣的夯实根基。花鸟画的发展源于山水画、人物画,且不同于二者,它拉近了人与自然万物的距离,推开一扇新窗,看到另一世界。
从其发展脉络来看,花鸟画的表现基本是对自然世界中花鸟虫草真实再现的自然美。对这种自然美的表现最为登峰造极的是南北两宋时期。两宋时期,以其精美奇巧、暗含诗韵的手法展现了文化自觉和严谨求精的艺术趣味。两宋时期的画家在观察体验所描绘的物象时以自然为师,一丝不苟,他们在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有一种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即使面对的是一幅微小册页或团扇,也从不轻率。他们这种格物致知的精神把花鸟画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对自然万物生机神韵的自然美的表现,也成为历代画家追求艺术再现的最高境界。
时至当代,世界不同文明的艺术在全球一体化的舞台上缤纷夺目。今年,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亚洲影视周和亚洲文化嘉年华的成功举办,颇具盛况,对中国和亚洲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有距今几千年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仰韶文化等遗址,有历代遗存极其宏伟的艺术瑰宝,它们见证了中国传统艺术从萌芽走向蓬勃的历程,反映出中华民族伟大的胸襟和不可替代的历史文明。今年4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有人说:“在人类世界,不同国家的人所说的语言可能不同,但不同国家之间的鸟类交流却是没有障碍的。”在候鸟迁徙与保护过程中,世界沿途多国做出标榜,不随意开采,维护野生珍禽湿地保护工作。我们同处于一个地球,人类在筑建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必须面对我们人类命运的共同体。环境的污染、民族的冲突、核武器的安全等问题无不威胁人类的共同家园。所以,在全球和谐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关系,直接影响人类命运共同发展。科学家站在一定的纬度分析我们的地球,其呈现出多角度的美,当代艺术家则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中温情关切我们的家园、感受人类命运的共同体,用自然之美成就人类艺术世界的大美。
艺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是必然的规律。现代的世界虽然异彩纷呈,但却同属于一个命运共同体,不同文明的交融及世界和谐发展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主题。优秀的美术作品无不是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反映其时代人民的呼声,体现不同时代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情怀。徐悲鸿的《奔马图》为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作者托物言志表达对祖国的美好憧憬与自信;被授予“国际和平奖”的齐白石的作品天真诙谐,洋溢着对生活、人民的热爱之情……由此可见,时代精神是维持事物不断发展的动力,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下的艺术创作具有非凡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艺术创作的面貌也日新月异,数字媒体、四维空间、3D影像、数字博物馆……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悄然地刷新了人们的审美。传统艺术创作中追求真实和再现,以及单一画种的审美和趣味,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打破原有艺术门类之间的壁垒,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多元互补、异彩纷呈是必然的。工笔重彩、写意、漆彩、油画、瓷画、织绣、剪纸等的交叉以及中国画、欧美现代艺术、印度细密画、日本画的交融,不仅活跃了不同民族、不同艺术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为自身的艺术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加深了文化探索与互补。有着中国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的花鸟画,是一朵体现人与自然的生命之花,在世界潮流里置身于“美”的交融和跨越之中,以博大、开放、包容的胸怀迎接新时期的艺术创作,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将美丽传播给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