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揭晓在即,一部“上海出品”引发了业界关注。
电影《第一次的离别》虽然是导演王丽娜的处女作,但导演“资质”尚浅并不影响作品拿下本届电影节国产新片展推荐表彰奖,更是早早揽得三项金鸡奖提名: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导演处女作。
该片第一次在厦门亮相,但稚嫩的它早已在业界有了美誉,从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到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该片已在三个国际A类电影节上获得奖项嘉许;同时,德国、阿联酋、摩洛哥等海外电影节也纷纷授予其各类“最佳”称号。
在业界看来,无论《第一次的离别》最终能在金鸡奖收获几何,这部导演处女作都值得被当成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它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关乎创作者、团队、机制对于创作理想的合力护航。
借孩子的眼睛,呈现一部朴实无华又诗意无限的稀罕电影
在近年中国电影作品谱系里,《第一次的离别》是稀罕的——它是新疆少数民族题材儿童电影。
影片对准了中国南疆,拥有世界上最大胡杨林的地方,几个孩子生活在此。小男孩艾萨是家里第二个孩子,除了上学,还要帮着照顾生病的母亲。他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医生,治愈妈妈,但越长大越烦恼。小女孩凯丽是艾萨的玩伴,她是个乐天派,家里的棉花田是女孩欢愉的小天地。凯丽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秘密,她害怕告别小伙伴,害怕告别她的小羊羔。导演借孩子的眼睛,重审了“离别”带来的无名忧伤。
无论是镜头聚焦的地方,还是完全儿童视角的讲述,《第一次的离别》都是近年电影创作中的少数派。因而当大银幕上的胡杨树缓缓落叶,在荒漠里与落日余晖构成了一幅金色夕照图,稀罕的电影之美,已满足了“好看”的第一重需求。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说,影片珍贵之处绝不止于画面,更在于朴实无华又诗意无限。它既是儿童的,充满了童真童趣,也可以让成人获得额外的感动和启示。“但同时,它又极简。影片几乎没有涉及任何复杂的社会性话题,仅从孩子们有限的生活经验出发,把一些让成年人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换个角度呈现在银幕上。”
该片能一路收获海内外诸多电影节青睐,真谛就是它开启了新的创作观察角度,为习见之事赋予了新的意义。
给毕业生“做助理”,一个团队布局艺术电影产业链的决心初现
少数民族题材,难;儿童电影,难。想要挑战难上加难的,还是个零经验的年轻人。甚至,该片的出发点,不过是大学生的准毕业作品。影片出品方、上海易腾影视的媒介负责人肖副球为记者复盘该片的诞生。
时间拨回2016年,导演秦晓宇向社会招聘助理。那会儿,他已凭纪录片《我的诗篇》小有名气。应聘者众,还在中国传媒大学念书的王丽娜也在其中。面试时,从小在南疆长大的年轻人提到了自己用半年时间积累素材想要献给家乡一部电影的想法。秦晓宇捕捉到闪烁其中的亮点,当晚就带着年轻人飞往上海,与搭档吴飞跃商讨扶持事宜。
原想找助理的秦晓宇,拉上一个团队为年轻导演“当助理”,故事也从一部影片的创作,进展到了对一个年轻电影理想的呵护。这就难怪,初出茅庐的王丽娜能邀来豪华制作班底:为该片掌镜的李勇曾获得圣彼得堡电影节最高艺术成就奖;剪辑师是来自法国的马修,与贾樟柯多次合作;配乐师文子、调色师洪文凯、声音设计师李丹枫也都有“来头”,履历表上不乏《白日焰火》《刺客聂隐娘》《嘉年华》等佳片。
配置完摄制组,易腾还投入一支成熟的运营团队,为该片申报“放映许可证”,投报各类电影节,设计一条以小范围点映打开受众局面的面世之路。在金鸡奖尘埃落定之前,出品方已为《第一次的离别》制定了2020年全国院线公映的计划。不仅“扶上马”,更是“陪到底”;不仅走易腾熟悉的众筹点映路线,更有志将影片推到商业院线,该公司布局艺术电影产业链的决心,由此初现。
敢于做大艺术电影的“蛋糕”,机制优势恰是最大底牌
对于许多忠实影迷,“易腾”的名号不如“大象”那般响亮。实际上,两者是一家公司的一体多面。
影迷最熟悉的一面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国内首家在影院点播电影的观影社交平台“大象点映”,该平台2016年底上线,三年来依靠互联网“链接”了超过3000位发起人,为约30万人次的观众找到好电影。《我只认识你》《村戏》《冥王星时刻》等一系列原本无望进入院线的电影,经由大象点映的众筹点映模式,陆续和观众在影院见面。
“易腾”的第二面是电影出品和制作,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奖纪录片《我的诗篇》,今年拿到金爵创投奖项的中国巴基斯坦合拍片《囚子归来》,填补市场空白的临终关怀题材纪录片《321》等,都是该公司的手笔。
最新的一面于2019年初开启,该公司以“大象”品牌推出了自己的培育计划“大象空间站”,专门面向新生代纪录片、艺术片导演的扶持。短短三年时间,从创投、孵化、制作、版权运营到宣发,为什么一家民营企业能在上海推开电影新业态的大门、敢于做大文艺片的市场的“蛋糕”?
该公司联合CEO蔡庆增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回答。天时,在于中国分众电影市场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时代风口;地利在于上海是中国电影发祥地,多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举办都为这座城市涵育了爱影之人,在这里更容易推动文艺片“从创作到发行”全产业链的进程。
更重要的底牌在于人和,亦即机制层面。2014年,《关于促进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发布;2017年底,“文创50条”出台;2018年初,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又详细部署了三年行动计划。一系列政策引领创作导向、优化分配机制、发挥杠杆作用。尤其“文创50条”提出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给本土电影市场注入了极大信心,持续引来更多资源和人才。(记者王彦) |